说到“凿壁偷光”,很多人脑海中首先浮现出的画面就是:一个勤奋的孩子,为了学习,不惜在墙上开个洞,就为了能多吸收一点从邻居家窗户透进来的光亮。然后,他就在微弱的灯光下,刻苦读书,最终成为了一个学霸。这个画面,充满了励志和正能量,也是我们小时候常听的故事。
但,你有没有想过,这个故事的另一面?
首先,这个故事发生在古代,那时的房屋结构和现在的可不一样。那时的墙,尤其是穷人家用的,大多是土坯或者木头,中间还夹杂着稻草。这样的墙,其实并不结实,开个洞简直是小菜一碟。但问题是,这洞一旦开了,那风、雨、虫、蛇什么的,可都进来了。这孩子,为了学习,真的是付出了“巨大的代价”。
再来,这邻居家的灯,用的可是油灯。那时候的油,都是动物油,比如猪油、牛油什么的。这油灯,稍微一晃动,那油就可能洒出来,引发火灾。这孩子为了学习,真的是“冒着生命危险”。
最后,说到这个“偷”字。在古代,那可是个贬义词,意味着不劳而获、不道德。这孩子为了学习,竟然“偷”邻居家的光,这真的合适吗?
所以,你看,这“凿壁偷光”的故事,其实并不像表面上那么励志和正能量。背后隐藏的故事,才是更“接地气”的真相。
那么,这个“凿壁偷光”的孩子,到底是谁呢?他就是西汉时期的大儒——匡衡。
匡衡这个人,可以说是当时的大学霸。他从小就喜欢读书,但由于家境贫寒,买不起油灯。于是,他就想到了“凿壁偷光”这个办法。他找了一面墙,然后,借了把刀,就开始凿。当然,这过程并不容易,毕竟,古代的墙可不像现在的墙那么结实。但匡衡硬是凭着毅力,凿出了一个小洞。
从此,匡衡每晚都通过这个洞,偷取邻居家的光,用来读书。由于他刻苦努力,最终成为了西汉时期的大儒。
当然,这个故事,也告诉我们,勤奋和努力,是可以改变命运的。但前提是,你得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。匡衡的“凿壁偷光”,虽然看似不道德,但其实是他当时的无奈之举。
所以,下次当你听到“凿壁偷光”这个故事时,不妨多想想背后的故事,也许,你会有不一样的感悟。
总之,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勤奋和努力是值得称赞的,但方法同样重要。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,再加上勤奋和努力,才能事半功倍,走向成功。而匡衡的“凿壁偷光”,也许就是他找到的方法之一吧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喜到家,本文标题:《凿壁偷光的那个人,其实是个学霸?》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